連續纖維增強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在航空發動機工程化的應用
我國在連續纖維增強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研究方面起步相對較晚,近年來通過國家項目的支持,目前國內相關高校和研究單位在航空發動機用連續纖維增強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和構件制造技術方面已取得可喜的技術突破,但在材料的工程化應用方面還需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 ?br />
1 增強體纖維
作為結構材料,盡管碳化硅陶瓷具有耐高溫能力強、抗氧化能力強、抗高溫蠕變性好、線性膨脹系數小等優點,但是塑性低、不能承受劇烈的機械沖擊和熱沖擊,嚴重影響了實際應用。為此,通過采用連續纖維進行增韌/ 增強,提高復合材料強度和韌性。碳化硅纖維與碳纖維相比,在1200℃下其拉伸強度和彈性模量均無明顯下降,在高溫下具有更好的穩定性,與碳化硅陶瓷基體的匹配性也更好,因此更適合用于制造長壽命、高可靠性的航空發動機的構件?! ?br />
國外已經研制出使用溫度1400~1450℃的第三代碳化硅纖維,并已形成商品化。我國目前僅有少數幾家單位能夠生產出使用溫度為1100℃的第一代連續碳化硅纖維。對于長期使用溫度為1200~1250℃的第二代碳化硅纖維的連續化制備關鍵技術尚未完全突破,實驗室制造的單絲力學性能指標達到了國外同類產品水平,但束絲的性能遠低于國外產品。限于設備能力,還存在電子束交聯能力低(束絲產量低)、批次質量還不夠穩定等問題。國產碳化硅纖維的質量和產量,嚴重制約了連續碳化硅纖維增強碳化硅材料和構件工程化研究進程?! ?br />
2 復合材料與金屬件的連接
由于陶瓷基復合材料與所連接的高溫合金連接件之間的線膨脹系數差異很大,在發動機使用過程中,由于溫度的變化在兩種材料的界面處,會產生較大殘余熱應力,嚴重影響復合材料的承載能力。在發動機特殊工作狀況下,與外載荷產生的應力相疊加所產生的拉應力可能接近甚至超過組元或纖維和基體界面的破壞應力,以致復合材料中產生微裂紋,甚至破壞。因此金屬件與復合材料基體之間必須設計特殊的連接以保證兩者的熱膨脹相匹配,特別是在構件從低到高的使用溫度范圍內,其匹配程度決定了復合材料的使用壽命,理想的連接方式是在連接界面附近對復合材料基體中產生適度的壓縮應力,這個預壓縮應力使脆性較大的陶瓷基體在復合材料承受拉伸載荷時抵抗變形和開裂的能力增加,提高構件的抗疲勞壽命。目前對于復合材料與金屬件的連接多采用鉚接法,但是連接的可靠性還需要在發動機真實環境下進行長時間的試驗考核?! ?br />
3 無損檢測
陶瓷基復合材料制造成本通常很高,生產周期長,使用環境對其質量要求嚴格,如何有效提高其可靠性是非常迫切的問題。采用合適的無損評價方法對制造過程進行有效控制、保證成品質量和服役期性能,提高產品可靠性都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連續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的工程化應用需要解決構件的無損檢測技術。紅外熱成像、X 射線照相和CT 技術是陶瓷基復合材料常用的3 種無損檢測方法。3 種方法的技術特點相比較,紅外熱成像、X 射線照相兩種技術不受構件的尺寸影響,能夠構建平面圖,并顯示缺陷的所在的位置和大小,成本較低,紅外熱成像技術對于材料的熱輻射值敏感,能較好地檢測出材料內部的分層、孔隙等缺陷,X 射線照相技術對材料的密度敏感,能較好地檢測出與材料密度有關聯的缺陷,但不能針對該材料容易產生的分層進行直觀的描述;工業CT 技術以斷層掃描進行分割,并且通過軟件形成重構圖,對復合材料的裂紋表達有明顯的直觀效果,可以得到裂紋的位置和大小的定性定量描述,而且對材料的密度分布敏感,但是其取截面進行全圖構建的方式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反映出實際構建的所有缺陷,同時該方法的成本很高。因此,在工程化應用方面,應針對典型構件加強各種無損檢測方法的研究,積累并建立不同的失效標樣和數據圖譜。
4 高溫抗氧化涂層
航空發動機燃燒室出口的燃氣溫度在1300℃以上,高溫熱端部件基本超出了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的長期使用溫度,此外燃氣中還有微量的硫化物和水蒸氣,與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會發生化學反應,導致材料的穩定性發生惡化,材料的力學性能明顯下降。因此,在研究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的同時必須解決高溫抗氧化問題。國外相繼開發了二代環境障涂層,國內相關研究單位也相繼開展了環境障涂層材料、制備工藝等方面的研究,對環境障涂層的抗高溫氧化、抗熱沖擊、抗水蒸汽性能及涂層的失效機理和涂層對基體力學性能的影響等進行了研究。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最高使用溫度受到限制,只能在1300℃以下安全使用,并且涂層壽命與發動機使用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應該加大力度研究?! ?br />
5 復合材料的修復
連續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部件的制造成本較高,特別是第二代碳化硅纖維材料成本每千克高達近10萬元,考慮到復雜構件制造合格率,構件的制造周期和制造成本都難以適應工程化的要求;而且復合材料構件長期工作在高溫燃氣高速沖刷的環境下,容易出現燒蝕等損傷,因此復合材料的修復研究工作非常重要。但是這方面的研究還非常薄弱,在后續的研究中應該加強和重視這方面的工作,通過元件和典型件試驗,評估修復部位與基材的相容性、力學匹配性和疲勞壽命,盡可能地降低復合材料構件的全壽命使用費用,提高經濟性。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Green silicon carbide demand to stay weak-Interview with Zunkui Hu-General Manager-Shandong Jinmeng New Material Co., Ltd. – Asian Metal
- 綠碳化硅需求將持續低迷-專訪山東金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尊奎-亞洲金屬網
- 國際知名材料制造商圣戈班公司考察團 來金蒙新材料公司考察交流
- 最新碳化硅價格行情
- 金蒙碳化硅保溫材料:科技綠能,溫暖每一寸空間,碳化硅
- 碳化硅的應用領域有哪些?
- 常見的結構陶瓷及其應用領域盤點
- 光電儲能領域中應用優勢明確,碳化硅器件滲透率快速提升
- 電動車領域新應用不斷出現,汽車廠商積極啟用碳化硅戰略
- 高壓高功率領域優勢突出,SIC功率器件市場廣闊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