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發展碳化硅產業一些理性思考
目前,國內碳化硅產業看上去紅紅火火,但硅的霸主地位依舊不可撼動,80%集成電路仍在使用硅,而碳化硅的優勢主要在于其功率特性。
車用市場是碳化硅首先引爆的應用市場,2022年以后,SBD會因為國內廠商的崛起引發激烈競爭,而車規MOSFET應用的高壁壘形成了精英賽道,能夠跑到最后的競爭者有限。因此,是否有能力開展MOSFET的研發,是否有能力出貨,就成了判斷碳化硅器件公司成功與否的客觀標準。
未來,從產業鏈價值分布及客戶優勢等方面看,上游擁有襯底量產技術、外延能力的企業,以及擁有功率半導體器件經驗、下游客戶或具備大量應用數據的功率半導體公司將有望脫穎而出。其中產能十分關鍵,而國內廠商大部分講的是規劃產能,并不等于有效的高質量產能,有實力真正實現大規模量產的并不多,最終良率偏低、影響產能的項目可能會被以兼并重組的方式淘汰。
2022年“兩會”提案中,代表們多次提及半導體及相關產業,希望繼續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進一步強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對核心芯片研發創新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擴大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投資規模。
碳化硅的發展還受限于標準不夠完善,雖然行業正在獲得一些認證,但借用的AECQ-101、AQG324只是入門級要求,在車規級碳化硅方面需要更高級別的現場認證,國內剛剛開始有一些團體標準。
有代表建議,加速建設集成電路材料表征測試和應用研究平臺,為研發機構和企業提供材料表征測試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建立集成電路材料相關行業標準和評價體系;加快建設自主可控的集成電路材料行業數據庫,以及集成電路材料基因組技術創新平臺,構建材料機理和組分、工藝和集成條件、材料和芯片性能之間關系數據庫和模型,設計并篩選新材料。
還有代表表示,化合物半導體制造產業建線周期長,技術攻關難,一些企業長期處于虧損狀態,急需國家有針對性的特殊政策。例如在出臺“穩鏈強鏈”扶持政策時,充分考慮化合物半導體晶圓制造企業的特點,在選擇頭部企業、承擔國家重大項目以及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和扶持。
總之,以碳化硅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投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有長遠規劃,也需要有芯片企業、汽車等應用企業的共同參與,還要構建產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長期機制,才能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相關資訊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白剛玉段砂用于精密鑄造品質得以體現
- 綠碳化硅微粉的特點
- 國內碳化硅功率器件離正式量產還有一段距離
- 國內碳化硅外延的難點
- 國內碳化硅襯底的難點
- 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性能優勢
- 三種生長SiC單晶用SiC粉體制備方法的優缺點
- 碳化硅晶圓生產用高純碳化硅粉制備方法
- 碳化硅粉在碳化硅晶圓生產中的應用
- 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多功能集成封裝技術和散熱技術介紹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